1991年首度到三江大寨程陽橋,其後2004、2008年舊地重遊,今年0414四度到三江,感觸良多。
當年,侗族婦女認為被拍照,靈魂會被攝取。
如今,老婆婆都大方讓人拍照,但是—拿人民幣來。
當年,程陽橋不收門票
如今,進寨子門票六十元人民幣
當年,大寨沒有住宿處,侗族熱情邀約,一家三口連吃加住,只要十元
如今,民宿、山莊一堆
當年,從桂林去三江,只有泥濘山路,花了近十小時
如今,桂林到三江約三個半小時(明年高速公路通車,大約一小時車程)
你一定知道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但或許不知道桂林附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三江,除了精雕細琢的風雨橋、美不勝收的鼓樓,那裡還有古老的水車、青石板路、樸拙的吊腳樓、麻欄屋…,在青山綠水之間,居住著一群大自然的兒女,那裡是侗族、瑤族的故鄉。
三江距離桂林一百零四公里,居民以侗族居多,也有零星的瑤族山寨,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遊客最好在桂林租車前往,除了好山好水的自然景觀,侗族、瑤族的少數民族風情,是該地最吸引人的地方。有「建築奇才」美譽的侗族,以風雨橋、鼓樓、石板路、吊腳樓,錯落有致的點綴在山巔水湄,勾畫出獨特的侗寨風情,處處令人嘆為觀止。
沿著古意盎然的青石板路進入侗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巍峨壯觀的鼓樓,「錦雞翅膀鳳凰尾,比不上侗族鼓樓美」,鼓樓是侗族各村寨的政治、文化、生活重心,矗立在林溪河邊的鼓樓,內部有個皮鼓,如山寨有要事,傳事會擊鼓召集各家族代表聚會商議,逢年過節,居民都會聚集在鼓樓前的廣場歌舞歡慶,「吹徹蘆笙歲又終,鼓樓圍坐話豐年」,沒有鼓樓,侗族的生活必定缺少幾許色彩與歡樂。
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建築的程陽橋,位於三江縣林溪河上,西元一九一九年興建,全長七十六公尺、寬三點七公尺,橋上建有五座四層式重檐的樓亭,橋面兩側有欄杆、長凳,可供行人避雨和休息,橋身下部為石塊堆砌的橋墩,設計精巧的橋墩符合力學原理,可減少水流的推壓力,完工以來,雖歷經多次洪水侵襲,至今屹立不搖,侗族的高度建築技巧,令人大開眼界,侗族風雨橋不但聯絡兩岸交通,也是聯繫族人感情的「心橋」,近年來,由於專程走訪三江侗寨的老外逐年增加,風雨橋增加一項功用,成為擺設流動攤販的最佳場所,侗族的背包、銀手鐲、銀項鍊、虎兒帽等,有濃厚的民族風情,且價格不高,不妨瞎拼一番。
從桂林到三江的途中會經過紅頭瑤的村落,紅頭瑤服裝豔麗、熱情好客,到瑤寨做客,主人一定先奉上油茶待客,油茶係將油加熱後放入濃茶,再沖泡五顏六色的爆米花,雖然淡而無味,但客人最好開懷暢飲,否則主人會不高興。
三江地區食宿條件不佳,遊客不妨投宿當地民家,侗族的住屋大都建在半山腰,通常兩層樓的建築,上層供人住,下層除了飼養家畜外,還會擺幾副棺材,雖然十分克難,但卻是體驗少數民族獨特風情的絕佳機會。(中時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