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啊…啊……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綠水常圍著青山轉。」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絕大多數的國人,不但耳熟能詳,哼上兩句絕不成問題,悠揚的旋律、嘹亮的歌聲越過高山、渡過大海、穿過森林、掠過平野…,阿里山的名聲怎麼會不響亮﹖千變萬化的日出、絢麗多彩的夕陽、浩瀚無垠的雲海、千嬌百媚的花季加上鄒族原住民瑪雅斯比的莊嚴祭典、名列世界3條登山觀光鐵路之一的阿里山森林鐵路…讓阿里山成為國人休閒旅遊的最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歐、美、日本觀光客聞風而來,也不稀奇,連海峽對岸的大陸民眾都知道阿里山的大名,阿里山儼然已成為台灣的地標。
雖然阿里山名聞遐邇,但名稱的由來,至今依然混沌不清、眾說紛紜,較為流傳的說法是,兩百多年前,鄒族達邦社有位身強力壯、擅長打獵的青年,名叫阿巴里,有次阿巴里追蹤野獸,從達邦翻山越嶺到現在的阿里山,意外發現該地區野生動物族群豐富,阿巴里回到部落後,將好消息告訴族人,並帶領族人上山打獵,每次都滿載而歸,族人為感念阿巴里,便將該山名為阿里山。
清朝時,阿里山地區隸屬台灣縣及鳳山縣南路番同知,由台灣海防同知兼管轄,日據時代至民國12年,由台南嘉義郡設置辦事所,辦理山地醫療、教育、授產等工作,民國34年台灣光復,政府依據現有鄒族分佈地區劃為自治行政區,民國35年設立鄉治,並依吳鳳之名命名為吳鳳鄉公所,其後由於該鄉鄒族原住民認為「吳鳳」故事為無稽之談,在激烈抗爭下,改名為阿里山鄉。
阿里山鄉位於嘉義縣東部,中央山脈山腳,東南以楠梓仙溪為界,與高雄縣桃源鄉、三民鄉比鄰;東北與南投縣信義鄉、雲林縣古坑鄉接壤,東邊以玉山群峰與花蓮縣、高雄縣、南投縣為鄰,西面為竹崎鄉、番路鄉、梅山鄉、大埔鄉,轄區面積為427.842平方公里,佔全縣面積(1901.67平方公里)1/5強,高居全縣18鄉、鎮、市之冠;但人口僅有7千餘人,僅略多於大埔鄉,是個地廣人稀的山地鄉。
阿里山鄉共有12個村落,其中達邦村、樂野村、山美村、新美村、來吉村、里佳村、茶山村為鄒族原住民部落;中正村、中山村、香林村、十字村、豐山村5個村莊是漢人村落,鄒族原住民與漢人比例約為3:1。
台灣光復初期,政府根據鄒語COU將鄒族稱為曹族,直到1998年11月,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才正式核定更名為鄒族,不知道甚麼原因,不少鄒族原住民對「曹族」的名稱很感冒,遊客千萬不要「那壺不開提那壺」,如果仍以曹族稱之,有時可能會引起鄒族原住民的不快。一般文獻中將鄒族分為「北鄒」、「南鄒」兩大支群,北鄒原本由數十個社組成,鼎盛時期分佈範圍北至陳有蘭溪,南至高雄縣新望領,西抵嘉義平原,東以荖濃溪、中央山脈稜線為界,人口達數萬人,其後因長年征戰、農作物欠收、傳染病、瘟疫等因素,人口大幅減少,勢力範圍也隨之萎縮,目前主要分佈地區只剩下達邦社(TAPAN GO)及特富野社(T'FUYA)兩大社,人口約6千人。散居在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的魯富都('LUFDUL)社,因為大批布農族遷入,逐漸被布農族同化,已成為「少數民族」。此外,居住在豐山村及石鼓盤溪岸的伊拇茲社(IIMUCU),因早期和特富野社交戰,死傷慘重,於民國初年廢社。南鄒有沙阿魯阿群(SA'ALUA)、卡那卡那富群(KANAKANAVU)兩大群,這2個鄒族分支由於長期與布農族相處,生活習慣、語言、祭典和鄒族已迥然不同,近年來,透過鄒族的尋根活動,南鄒族人在瑪雅斯比祭典時會專程前來參與,也許不久後,南鄒族人會認祖歸宗。
在鄒族的神話故事中,關於鄒族的起源有3種說法,第1種說法是遠古時代,天神哈莫(HAMO)降臨玉山頂,牠降臨後搖動附近的楓樹,楓葉落到地上後變成人,這就是鄒和瑪雅(MAYA)的祖先,隨後天神搖動茄苳樹,落葉變成漢人「布杜」(PUDU)的祖先。第2種說法為天神哈莫降臨特富野社播種人種,人種在土地上生長,成為現在鄒族的祖先。第3種說法是古時有位青年上山打獵,遇到一隻大鹿,大鹿被獵人用箭射到,負傷逃走,年輕的獵人緊追不捨,不知不覺間進入深山,進入深山後,大鹿突然失去蹤影,這時天色已暗,青年身心俱疲,想找地方休息,但又擔心深山野獸眾多,性命難保,便繼續尋找出路,不幸在途中跌落山谷,身受重傷,年輕獵人在昏昏沈沈中睡著,睡夢中,青年覺得身旁有條大蟒蛇口吐唾液幫他療傷,醒來後發現果然有條大蟒蛇,此後數日,大蟒蛇每天採鮮果供獵人充饑,過了一段時間後,獵人傷勢痊癒,為報答大蟒蛇救命之恩,便與蟒蛇結為夫妻,一年後,蟒蛇生下幾個小孩,這些小孩就是現在鄒族的祖先。
傳統上鄒族屬多神論,天神、命運神、家神、河神、栗神、稻神、獵神、社神、軍神…都是庇佑族人的神明,西元1946年,長老教會首先傳入鄒族部落,接著天主教、真耶穌教也在各部落傳教,如今不少鄒族原住民信奉西方宗教,在教義反對偶像崇拜的情況下,對傳統多神論習俗的影響不言可喻。
受到漢人強勢文化的侵蝕,鄒族的傳統祭典--播種祭、收割祭、除草祭、收藏祭、幼年周年祭、首祭、小米收成祭、會所修建祭、部落團結祭、修路祭、社祭等,已逐漸消失或與現在唯一舉辦的瑪雅斯比戰祭合併,由於瑪雅斯比戰祭必須在庫巴(KUBA)舉行,而達邦村及特富野社都擁有庫巴,為避免鬧雙包,經族中長老開會決議,瑪雅斯比戰祭於每年2月15日 由達邦社、特富野社輪流舉辦。
瑪雅斯比祭是阿里山鄉鄒族原住民最重要的祭典,鄒族傳統部落透過祭典儀式,凝聚族人的向心力,讓族人學習部落倫理規範、緬懷祖先、感謝神祇及歷代祖先的庇佑,1980、90年代,由於前往參加瑪雅斯比祭的遊客,往往觸犯禁忌,瑪雅斯比祭幾乎成遊客作秀的舞台,1993年起,經過一些有心人士的努力,瑪雅斯比祭逐漸恢復往日莊嚴隆重的場面。
瑪雅斯比祭的儀式繁複,從長老決議舉辦祭典之後,鄒族部落中便展開忙碌的準備工作,隨著祭典日子的接近,遠在他鄉的族人紛紛返鄉,原來只剩老人和小孩的部落,霎時熱鬧起來,瑪雅斯比祭猶如一條無形的鍊子,將鄒族原住民的心緊緊的繫在一起。
依照鄒族原住民的看法,瑪雅斯比祭從部落長老決議舉行祭典便揭開序幕,接著是祭儀準備、會所修建祭、登所預備、迎神祭、部落團結祭、男嬰初登會所禮、誇功禮、男子成年禮、送神祭、婦女引火祭、路祭、家祭、歌舞祭到結束祭才落幕,以往瑪雅斯比祭舉辦的時間大都為3天,現在由於工作、讀書等各項因素,已縮短為一整天(包括通霄的歌舞祭)。
瑪雅斯比祭正式祭典隆重莊嚴,遊客只能觀賞,不得加入祭典行列,晚上的歌舞祭則歡迎「大家一起來」,悠揚高亢的祭歌、風味獨特的粟米酒、如癡如醉的舞蹈…通宵達旦的歌舞,與正式祭典迥然不同,當夜幕低垂,熱情的鄒族原住民圍繞在庫巴廣場聖火旁,邀請遠道嘉賓同歌共舞,嘹亮的歌聲在山中迴盪,柔情似水的鄒族姑娘慇勤勸酒,此情此景,遊客族不醉也難!
由於瑪雅斯比祭典時期,各地遊客蜂擁而至,為達邦、特富野帶來不少觀光收入,山美村為吸引遊客,特地創造了「固﹖魚節」,每年選出一個特定日期,在達娜伊谷溪舉行,活動內容有賞魚、鄒族歌舞表演、鄒族風味餐、鄒族文物展等,倒也吸引不少遊客。
鄒族原住民認為根本沒有「吳鳳」這個人,豐山村民卻深信其人其事,每年農曆10月15日吳鳳生日時,豐山村都會舉辦吳鳳聖誕祭典,祭典儀式和一般祭典相似,小山村的熱鬧祭典,當然也希望大家共襄盛舉,為村民帶來外快。
原木柱子、茅草屋頂,屋頂上種著木檞蘭(Hosop'na na no hitsu)的庫巴具有濃郁鄒族傳統建築風格,鄒族原住民相信瑪雅斯比戰祭時,天神會降臨庫巴祝福族人,因此庫巴是部落中最莊嚴的地方,也是鄒族政治、信仰、文化活動的中心,庫巴又稱「男子會所」,嚴禁女性入內,傳說女子違反禁令進入庫巴,會遭天神嚴厲懲罰。庫巴神社茅草屋頂上所種的木檞蘭是鄒族的神花,這是戰神(I'afafeoi)插於帽冠的飾物,生長在深山原始林的老樹幹上,摘取十分困難,每逢瑪雅斯比戰祭舉行當天清晨,各氏族都要派出勇士上山採取木檞蘭,然後分發族人插於帽帶,傳說戰神認識木檞蘭,配戴木檞蘭就能得到戰神庇佑。庫巴神社旁種植的赤榕樹(YONO)則是鄒族的神樹,鄒族的古老傳說認為神樹是天神降臨人間的天梯,所以族人播種、祭祀及祭祀「社神」的地方,都會種植赤榕樹。
鄒族的傳統服裝色調十分鮮艷,男女服裝都以紅色為主要色調,男性的服裝除手工編織的衣服外,還有以山羌、山羊、鹿皮縫製的皮衣、背心、披肩、鞋子、綁腿…等,女性則搭配藍色背心、黑色滾花邊的裙子。鄒族原住民非常重視頭上的裝飾,男士的皮帽,帽頂上綁有帝雉的尾羽,帽外繫上熊皮製的裝飾帶,女性所戴的帽子,以綵球、流蘇裝飾,十分熱鬧。
阿里山鄉海拔從430公尺 至3952公尺 ,轄區內群山連綿,除了玉山主峰、玉山前峰、小南山、玉山北峰等3千公尺 以上的百岳名山外,海拔1千公尺至3千公尺 之間的塔山、兜山、自忠山、祝山、石水山、芙蓉山、北霞山、霞山、南霞山、頂笨子山、雞子山、脈脈山、塔乃庫山、幾阿佐名山、卓武山、勃子山、爵爵斯山、多陽山、岳亞那山、薩匹基山、矢場谷山、尖崙山、大棟山、鹿林山、東埔山、松山、香雪山、對高岳、落鳳山、斯比斯山…峰巒疊翠「峰峰相連到天邊」,是登山客挑戰自我的絕佳山地鄉。山區濃密的森林提供野生動物隱蔽的棲息環境及充沛的食物,台灣山羊、台灣獼猴、山羌、山豬、飛鼠、赤腹松鼠、果子貍、鼬獾等野生動物族群維持穩定,其中以台灣獼猴、赤腹松鼠族群最多,前往山區登山健行的遊客經常可見到這兩種動物的蹤影。
豐富的食物、水源、隱密的庇護及歧異度高的植物社會、多層次的林相結構,使得森林成為「百鳥齊鳴」的鳥類天堂,台灣14種特有種野鳥均以森林為家,阿里山號稱「森林的故鄉」,鳥況當然傲人,除了中高海拔的金翼白眉、藪鳥、山紅頭、火冠戴菊鳥等11種野鳥外,還有中低海拔的繡眼畫眉、竹雞、五色鳥、紅嘴黑鵯、山紅頭、赤腰燕、筒鳥、頭烏線、珠頸斑鳩、洋燕、白頭翁、白環櫻嘴鵯、白尾鴝、大彎嘴、小彎嘴、棕面鶯、黑枕藍鶲、黃胸青鶲、綠繡眼、白腰文鳥、樹鵲等2十餘種野鳥,翩翩野鳥成為青山綠水間最迷人的小精靈,賞鳥族如錯過阿里山,怎能成為「老鳥」﹖
阿里山地區是曾文水庫的集水區,山區河流密佈--達娜伊谷溪、草山溪、霍薩溪、瑞峰溪、來吉溪、後崛溪、烏支那溪、伊斯基安娜溪、拉拉庫斯溪、巴沙娜溪、石鼓盤溪、阿里山溪、科仔林溪、三龍溪、清水溪、塔乃庫溪、普亞溪、曾文溪、楠梓仙溪、拉拉古村溪、後大埔溪等散佈在群山之間,這些河流大都位於人跡罕至的深山茂林,兩岸植被維持原始狀態,水質清澈,浮游生物及魚類資源豐富、魚類種數眾多,水清見底的溪流中有石賓﹖、溪哥、鯽魚、中華爬岩鰍、羅漢魚、脂鮠、短吻鐮柄魚、苦花、鱸鰻、台灣間爬岩鰍、褐吻蝦虎、溪蝦、螃蟹、白魚等魚蝦,近年來,達娜伊谷溪、石鼓盤溪、烏奇哈溪等溪流在當地居民努力保育下,已成為台灣地區賞魚熱門去處。里佳村鄒族原住民致力生態保育之餘,成功發展出飼養加拿大鱒魚及大甲溪香魚的技術,前往里佳村的遊客,不妨一飽口福。
1982.9.30台18線阿里山公路正式通車以前,阿里山鄉對外交通主要依靠阿里山森林鐵路,如果沒有森林鐵路,阿里山鄉可能至今仍「藏在深山無人識」,阿里山有今天的名氣,森林鐵路是最大的功臣。走過悠悠歲月,歷經無數狂風暴雨的考驗,阿里山森林鐵路依然屹立在崇山峻嶺之間,宛如一條巨龍,將無數珍貴的資源由山區運到城市,也將文明的腳步引進山區,這條帶給國人無比懷念、裝滿人們多少記憶的森林鐵路,早已深深烙印在國人心中,成為我們的驕傲。
阿里山森林鐵路係日據時代,日本軍閥為開發阿里山豐富的森林資源而規劃設計的鐵路,1902年,臺灣總督府開始詳細測量鐵道興建路線,經過兩年勘查,1906年7月,在河合博士指導下,日本藤田組開始施工建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民國1年12月,完成嘉義至二萬平間66.6公里 的路段,其後,因為開發森林之需,鐵路延伸至阿里山,並開設東埔、眠月、水山、大瀧溪支線,目前,由阿里山至新高口(玉山口)的東埔支線,因興建新中橫公路,已於民國67年拆除,水山支線、大瀧溪支線也廢棄多年,只有全長71.4公里 的本線、阿里山至石猴的眠月支線及由國人自行設計、興建的祝山支線維持營運。
阿里山森林鐵路分成平原及山地兩線段,嘉義至竹崎14.2公里 路段,為地勢平坦的平地線,竹崎之後,森林鐵路進入山區,57.2公里 路段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群山連綿、山勢陡峭,鐵路最大坡度達百分之6.25(臺鐵縱貫線為2.55),曲線最小半徑為40公尺 (縱貫線為211公尺 )其中獨立山段的5公里 路段,由於山勢險峻,森林小火車無法直接爬昇,為克服難題,森林鐵路以螺旋形盤旋而上,環繞獨立山3匝才至山頂,再以「8」字形離開獨立山,遊客族搭乘森林火車時,務必從車窗向外看,可以三度看見獨立山下的樟腦寮車站,放眼世界鐵路,鮮有如此奇景。此外,屏遮那至阿里山間,有三處爬升困難的路段,鐵路以「Z」字形升高,火車頭時而在後推,時而在前拖,形成世界鐵路難得一見的「火車碰壁」現象。
蜿蜒於叢山峻嶺間的阿里山森林鐵路,逢山鑿洞、遇水架橋,在全球各地鐵路中,鮮有可匹者,列名世界三條高山觀光鐵路,可謂名符其實。雖然搭乘森林小火車上山,時間較長、價錢較貴,但沿途不同的林相變化、火車碰壁的奇觀…絕對值得遊客一親芳澤。
陽春3月,百花仙子捎來春天的消息,經過一冬的蕭瑟,阿里山甦醒了--山青了、天藍了、花開了…春神帶著調色盤,費盡心思地裝扮阿里山,台灣緋寒櫻、吉野櫻、關山櫻等各種櫻花爭奇鬥艷,阿里山的春天是櫻花的天下!
由於阿里山地區的氣候類似日本吉野,1903年便有日本人零星引進吉野櫻在阿里山試種,早期種植的面積、數量都不大,直到1918年才大量種植,當年日本人在阿里山共種植900株吉野櫻,3年後,這批「先鋒部隊」首度綻放。阿里山種植櫻花成功的消息鼓舞了不少愛花人,1928年嘉義商工會在阿里山地區種植了486株吉野櫻;1904年「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又在山區種植700株吉野櫻,並引進300株複瓣的八重紅大島櫻,陸陸續續引進的「舶來種」,加上本土種的臺灣緋寒櫻,阿里山地區櫻花族群創下最高記錄。
對日戰爭期間及臺灣光復初期,阿里山的櫻花由於乏人管理,數量大減,倖存的櫻樹寥寥可數,阿里山「櫻花王國」美名岌岌可危,嘉義林管處為恢復阿里山櫻花王國美譽,於1964年,在阿里山森林鐵路奮起湖至阿里山路段兩旁,廣植臺灣緋寒櫻,日本櫻花的種植工作則因櫻樹來源無著,直到民國1977年,日本櫻花會贈送嘉義林管處櫻樹苗才開始展開,1977年至1983年間,日本櫻花會共贈送普賢相、吉野、南殿、白加賀等各種櫻樹3950株,栽植的地點點包括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大門入口、商店區、旅館區、阿里山山莊、阿里山網球場、香林橋旁、沼平公園、石猴遊憩區、祝山鐵路沿線、第四分道路旁,幾乎遍及整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在嘉義林管處戮力經營下,阿里山櫻花終於起死回生,再創第二春。
嘉義林管處為維護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櫻樹,每年不定期,由育樂課負責進行櫻花普查、整枝及病蟲害防治工作,除將每棵櫻掛上「身分證」、清除枝幹上地衣、寄生苔等附著植物,並聘請國內唯一的樹醫生--楊甘霖為老櫻樹動手術、整修老枝、噴灑農藥除蟲害,森林遊樂區的櫻花在妥善的照顧下,益發顯得生意盎然。
燦爛繽紛的阿里山花季,如今已躋身為國內最熱門的賞花地點,豔紅的臺灣緋寒櫻、潔白似雪的吉野櫻、花團錦簇的複瓣櫻花加上森氏杜鵑、木蓮花、金雀兒、多花紫藤…,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賞花客,阿里山賞花已是國內最HIGH的旅遊路線,高踞臺灣地區遊客排行榜冠軍多年,繽紛燦爛的百花功不可沒。
如果說阿里山是台灣的地標;神木就是阿里山的地標,遺憾的是,曾經笑看始皇、漢武、康熙、乾隆…巍巍聳立3千餘年的神木,歷盡人世滄桑、風霜雨雪,終於走完它的一生,「土歸土、塵歸塵」,阿里山神木已回歸自然。
西元1899年,日本人石田常平由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嚮導,進入阿里山區探勘時,發現一望無際的阿里山紅檜森林,次年6月,日本當局派遣石田常平、小田成章、小笠原富二郎及池三九郎等人,深入紅檜森林展開調查,根據日本人清查,共有三3十餘萬株臺灣紅檜、臺灣扁柏巨木,西元1902年,臺灣總督府派東京帝 國大學 教授河合鈰太郎實地勘查,並決定阿里山開發計畫,目前阿里山高山博物館前還保留有紀念河合的「琴 山河合 博士旌功碑」。
西元1906年11月,日據時期嘉義廳技師小笠原富二郎前往阿里山巡視時,於海拔2150公尺 處茂密森林中,意外發現紅檜巨木,當時推測樹高55公尺 、圓周18公尺 、直徑6公尺 、立木材積約500立方公尺 ,推測樹齡為3000年,其後經玉山林管處(嘉義林管處前身)實測,樹高50公尺 、胸高圓周23公尺 ,日本技師發現巨木後,1901.3.13,嘉義廳長津田設一率員前往,並依照日本奉神習俗,於樹幹綑縛粗繩,並在樹頭周圍建造欄杆以示尊敬,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後,位於森林鐵路旁的神木,逐漸成為阿里山的地標。
1912年12月,嘉義至二萬平間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完工,次年森林鐵路通車,在日本人大力砍伐下,一輛輛材車載運檜木下山,廣大茂密的檜木森林,在日本人無情砍伐下,只有神木及寥寥幾株巨木倖存。
「才高遭天嫉,樹高遭雷擊」,1952年,阿里山神木第一次遭雷擊,部分支幹被火燒死,火勢並延燒到中空的樹幹。1956.6.7下午四時許,第一分道站員柳水旺發現阿里山神木遭雷擊而起火燃燒,當時擔任阿里山火車站會計的張新裕表示,由於火勢延燒至中空樹幹,灌救困難,經過2百餘位救火人員全力搶救,次日中午火勢才被撲滅,但神木已被燒死,生機全無。由於神木是阿里山的象徵,1961年,玉山林管處人員聘請爬樹專家高謙福攀登樹頂,以大木箱栽植紅檜苗木,架在神木樹梢,「迷你神木」讓枯死的神木重現新綠,不知情的遊客
還以為神木依然活著。
枯死的神木經過3十餘年風吹雨打,樹身逐漸出現傾斜現象,1993年,嘉義林管處委託國立嘉義農專呂福原、張義雄兩位教授為神木勘驗,發現神木出現8度的斜角,阿里山神木傾斜的消息傳出後,立刻成為國人矚目的焦點,省農林廳、省林務局相關人員及各大學森林、景觀美學專家紛紛前往,尋求解決之道,但由於各方看法分歧,未能形成共識,嘉義林管處只有將神木頂端的填土清除,別無他法,專家會診沒結果,神木自然繼續下傾。
1997年6月下旬,山區豪雨不斷,7月1日 上午10時5分,阿里山神木禁不起連日豪雨侵襲,下方主幹轟然倒地,1/3樹幹傾倒於森林鐵道上,倖存的半株神木則岌岌可危,由於神木早已枯死,缺乏抓地力,且樹幹呈中空狀態,支撐力不足,加上神木緊鄰阿里山森林鐵路,在森林小火車長年累月的震動下,神木處境危險,嘉義林管處為防止倖存半株神木倒塌,緊急僱工牽引鋼索拉住神木,神木暫時維持原狀,但權宜之計畢竟不能長久,嘉義林管處邀集保育團體、專家學者、土木結構技師等現場會勘,大家決議將神木全株放倒,回歸自然,1998年6月29日 中午12時53分,阿里山神木龐大的軀幹,在集材機的拖拉下頹然倒地,神木終於回歸土地。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啊…啊…」的旋律依然迴盪在青山綠水之間,阿里山有連綿的群山、有清澈的溪水、有燦爛的櫻花、有醉人的紅葉、有熱情的鄒族、有懾人的斷崖、有神奇的傳說、有…阿里山!「叫我怎能不想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