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絢爛歸於平淡,曾經在外銷市場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鳳梨,於民國六十年初達到外銷顛峰後,由於不敵菲律賓、泰國等國低價競爭,外銷優勢已被取代,不但栽培面積大減,產銷型態也由以往「外銷為主,內銷為輔」,轉變為今日的「內銷為主,外銷為輔」。雖然鳳梨已不復往日身價,但從事鳳梨研究、推廣工作近四十年,人稱「鳳梨王」的張清勤,依然無怨無悔為創造鳳梨的「第二春」而奉獻心力。


    鳳梨為本省重要農產品之一,與香蕉、柑橘並稱本省三大經濟水果。民國六十年外銷最景氣時期,全省鳳梨栽培面積高達一萬七千二百零二公頃,年產量三十六萬公噸,除小部分供應國內生銷市場外,絕大部份供工廠製作罐頭、冷凍、脫水水果,或直接以鮮果外銷日本、香港、韓國等地區,為國家賺取大量外匯。後因國內經濟結構轉變,農村勞力湧向城市,工資與物價一路攀升,鳳梨生產成本提高,在國際市場逐漸失去競爭力,栽培面積也隨之大幅萎縮,目前全省栽培面積僅剩七千餘公頃。


    鳳梨是常綠多年生草本果樹,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十六世紀末首先傳入澳門,接著廣東、海南、福建也相繼引進,直到清康熙末年才由大陸傳入本省,至今不過兩百餘年。據台灣府誌記載,這個舶來種水果,「葉薄而闊,邊緣有刺,果生於葉叢中,果皮似波羅蜜而黃色,味甘而微酸,先端具綠葉一簇,形似鳳尾,故名鳳梨。」台灣民間俗稱波羅、王梨或王萊,最近則又有了一個吉祥的名字—旺來。


    本省栽培的鳳梨品種共有早年由大陸引進的在來種、自夏威夷引進的開英種及本省利用雜交選育而成的雜交種三大類。在來種有黃皮、有刺紅皮、無刺紅皮、青葉、屋皮等五種品種,其共同特點為植株強健、栽培容易、糖分高、香味濃郁、果肉金黃、維他命含量高,但由於果形小、產量低、花腔深、纖維粗並有種子,不適合製作罐頭,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獨霸市場多年,再本省鳳梨事業上一度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但自台灣光復後逐漸被開英種取代,目前除試驗場所還保存種源供配種及提供研究外,民間早已乏人問津,無人種植。


    開英種於民國二年引進本省栽培,至民國二十四年間共引進種苗四百餘萬株,在政府的鼓勵及外銷工廠大量需求下,栽培面積大增,民國五十年已全面取代在來種,成為本省最主要的栽培品種。其間,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及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經多年選優汰劣,精選出正常開英、莎勞越系、突目系(一號仔)、三菱系(三號仔)四個品系,其中正常開英種為目前全世界栽培最廣及加工製罐最好的品種,具有果實大、果形佳、產量高、花腔淺、裔芽少、果肉細、糖分高等優點,但果肉淺黃色澤較差,香味不足,且容易罹患病蟲害。


    雜交種鳳梨是本省農業的交噢,由於鳳梨以營養體為主要繁殖材料,繁殖倍數少且慢,品種改良的工作,沒有數十年的長期配種、選種、育種,難有成果。但在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及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研究人員孜孜矻矻努力下,目前利用雜交選育而成的「台灣牌」鳳梨,已有台農一號至八號及台農十一號等九個品種,而「鳳梨王」張清勤自民國六十四年即開始雜交選育的C 64-7-13C64-7-27及民國六十五年進行雜交育種的C65-4-783三種新品種,如今已進入最後的地方是作階段,可望於明年正式命名推廣。短短數十年間,台灣的鳳梨研究已足傲視世人,從引進品種的輸入國成為技術輸出大國。


    經過十餘年的市場低迷,近年來,由於國民生活水準提高,水果的消費量大增,風味絕佳的鳳梨逐漸「鹹魚翻身」,其中深受消費者青睞的有「釋迦鳳梨」(台農四號)、「蘋果鳳梨」(台農六號)、「香水鳳梨」(台農十一號)。張清勤以開英種與台農八號雜交育種的C 64-7-13 糖度高、酸度低,糖酸比高達五十五點四四,遠較釋迦鳳梨的三十六點二八為高,預料明年正式命名上市後,將給鳳梨市場帶來極大的震撼。


    今年以五十八歲的張清勤,民國四十七年即進入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園藝系鳳梨組,由於當時正是鳳梨的黃金時期,張清勤的主要工作為引進國外品種並進行育種、研發鳳梨栽培技術及推廣鳳梨栽培等。民國六十四年鳳梨產銷開始走下坡時,張清勤為創造鳳梨的「第二春」,毅然投入漫長而辛苦的品種改良工作。由於受到鳳梨不景氣的影響,鳳梨組不但財力不足,人員也大幅減少,專供實驗用的 四甲 鳳梨園如今只靠張清勤、四位技工及三、四位約僱人員、臨時工勉強支撐。


    鳳梨品種改良工作的艱辛非局外人所能想像,張清勤自民國六十四年起進行的雜交育種工作,利用嘉義農試所保存的鳳梨品種及初步選育的雜交優良後代為親本,再每年三、四月間鳳梨開花盛期配組進行人工雜交,到七十八年止,共雜交一百三十七個組合,二千零五十株,收穫種子四十四萬四千一百零五粒,在經過播種、溫室、網室及田間的培養與選拔,歷經十八年才培育出C 64-7-13C64-7 -27種肉色佳、糖度高、香味濃、適於生食的優良品種,並開始在民雄鄉三興村「鳳梨研究班」的四十公頃鳳梨園進行最後階段的「地方試作」。


    投入鳳梨研究、栽培工作近四十年,發表研究論文三十餘篇,戮力開發新品種…「鳳梨王」張清勤重振台灣鳳梨往日雄風的心願,即將開花結果,該是我們為寂寞的張清勤喝采的時候了!


※張清勤多年來積勞成疾,並在90年檢查出肝癌末期。91/02,享年67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