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漢末年,中原鼎沸,生民塗炭,在大批南遷建業(今南京)避難的難民中,不乏佛教徒,對翻譯佛經有極大貢獻的大月氏人支謙也在其中,支謙在建業共翻譯了《維摩詰經》、《首楞嚴經》、《大般泥涅經》等經典三十六部四十八卷,是佛教傳入南京的大功臣,自東吳以後,東晉及南朝歷代君王無不篤信佛法,「上行下效」,南京自然成為佛教中心,千年古剎靈谷寺便是在這股熱潮中,於南朝梁天監十三年(西元五一五年),由永成公主為寶志禪師修建的。唐乾符年間,改名為寶公院,五代十國南唐昇元年間,徐德裕重修寺院,再改名為開善道場,北宋太宗時改名為太平興國寺,明初又改名為蔣山寺(蔣山為鍾山的別名),明太祖朱元璋為修建自己的陵寢,看上蔣山寺所在地的風水,下聖旨將蔣山寺搬遷到鍾山東麓現址,搬遷工程於洪武十四年(西元一三八一年)展開,次年 六月十三日 大功告成,太祖御賜寺名為「靈谷禪寺」,此後便未曾更名。


擁有「第一禪林」美名,靈谷寺的規模自然非同小可,明朝時的靈谷寺自山門至殿宇有綿延五里的古松,出松林後為放生池,放生池後是金剛殿,金剛殿後依次為天王殿、無量殿、五方殿、法堂、律堂、寶公塔等,寺宇建築雄偉壯觀,可惜經過六百餘年滄桑歲月,在風霜雨雪和戰亂、祝融肆虐下,如今的靈谷寺雖然規模依然可觀,但大不如昔。


靈谷寺舊址在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前,明太祖朱元璋建陵寢,看上這塊風水寶地,下旨將蔣山寺(今靈谷寺)及周圍的志公塔、定林寺、宋熙寺、竹園寺、悟真庵全部搬遷到鍾山東麓的現址,統一以「靈谷禪寺」為名,當時的靈谷寺殿宇眾多、古木參天、曲徑通幽,規模宏大,以「靈谷深松」列名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顧起元《靈谷寺詩》有「山門才入便悠然,十里深松上綠天,佛剎起扉皆壘嶂,僧眾汲水盡飛泉。」的詩文將靈谷寺的美景形容得淋漓盡致。靈谷寺自古以萬松參天,曲徑通幽馳名一時,從清朝詩人王友亮的詩文「窈窕入靈谷,蒼茫度深松,斜陽倒影不到地,著眼一片秋煙濃。」,便可想見漫步「靈谷深松」,聆聽萬壑松風及梵音陣陣,必然能體會出「禪心隨步寂」(明.焦弘)的境界,遺憾的是明宣德年間、成化年間、清順治、咸豐年間,靈谷寺先後遭受天災、人禍,寺廟古建築大都毀屺,令人扼腕。


周圍綠蔭蔽天的靈谷寺,隱身在鍾山東麓無量殿左側,寺前有一座色彩斑駁的巨型照壁,上書「普濟聖師應化真身道場」,照壁正對面的三圓券洞造型的山門,橫楣上「靈谷寺」三字為大書法家于右任所書,入門後的佛龕供奉慈眉善目、笑迎賓客的彌勒佛,佛龕背面供奉韋馱菩薩,東側牆上嵌有清朝名將曾國藩撰書的「靈谷寺龍神廟記碑」,西側牆上則嵌有「祈雨碑」。


造型樸拙的大雄寶殿,有「靈蹟著六朝地讓孝陵氣未改」、「谷聲傳千載法源寶誌道常興」,「現身淨飯國中九有四生同尊慈父」、「說法靈山會上十方三界共們能仁」兩幅聯語,大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旁為迦葉、阿難兩弟子塑像,大殿兩側則是栩栩如生的十八羅漢像,這十八尊羅漢係明代雕塑,彌足珍貴。


從大雄寶殿經過般若門,便可抵達玄奘法師紀念堂,堂中供奉玄奘法師坐像,坐像前有一座馬來西亞檀香基金會捐贈的玄奘法師頂骨紀念塔,這座木雕十三層的紀念塔,珍藏有玄奘法師頂骨,一九四二年,有關單位整理南京中華門外大報恩寺三藏塔時,在舊塔基發現盛裝玄奘法師頂骨的石函,石函右側有宋仁宗天聖丁卯年(西元一零二七年)石刻,發掘出的頂骨由於極為珍貴,各方競相索取珍藏,後來頂骨被分為八份,其中有兩份被侵華日軍所盜,靈谷寺珍藏其中之一,剩下的五份分別珍藏在九華山、北京等地。


玄奘紀念堂出總持門,映入眼簾的是種植有牡丹、臘梅、桂花的「深松覺苑」,花草叢中有一幢兩層樓古色古香的建築,樓上為藏經樓,珍藏有清《龍藏》一部,共七千餘卷,還有影印的《磧砂藏》一部,樓下為法堂,正中懸掛圓霖法師仿摹的寶志禪師畫像及詩仙李白所作贊詩。


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間的無量殿是靈谷寺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因殿中供奉無量壽佛而得名,全殿以磚塊砌成券洞穹窿頂,沒有使用木材,也沒有一根橫樑,因此又名無粱殿,重檐歇山琉璃瓦頂,正脊上豎有三個藏傳佛教風格的白色琉璃喇嘛塔,全殿平面為長方形,寬 五十三點八公尺 ,進深三間,高 二十二公尺 ,正面五開間,每間一券,每排五券,中央券門高 十四公尺 ,橫跨長度達 十一點四公尺 ,無梁殿外部仿木結構形式,建築手法錯綜複雜,巧手慧心,令人讚嘆。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將無量殿改為北伐陣亡將士祭堂,殿中嵌有三塊石碑,中間的碑刻為「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左邊碑刻為「中華民國國歌」,右邊是「國父遺囑」,無量殿左右及後方,則建了三座埋葬陣亡將士的公墓。


墓園後方是松風閣,重檐九楹,屋面為藍色琉璃瓦,仿走馬樓造型,外設圍廊,登樓可俯瞰四周秀麗景致,國民政府在此地興建公墓時,松風閣改名陣亡將士紀念館,現在恢復原名,搖身一變,成為靈谷公園茶座,松風閣後,有一條 一百公尺 長的甬道,甬道盡頭的靈谷塔,原名「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塔」,八面九級鋼筋混凝土結構,高 六十一公尺 ,塔頂覆蓋綠色琉璃瓦,在夾道的參天古木襯托下,顯得十分莊嚴肅穆。靈谷寺塔外有走廊,塔內各層均有名人的題詞、碑刻,參訪靈谷寺不妨仔細品味。


位於松風閣西面的寶公塔又名志公和尚塔,係梁武帝為紀念寶志禪師所建,明太祖遷移蔣山寺時,移至現址,塔下原埋有寶志禪師遺骨,寶公塔與靈谷寺一樣命運多乖,一再毀損,目前高五層的塔身是一九八一年修建。


位於中山陵附近的靈谷寺,如今被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大陸當局除加強寺廟殿宇修繕工程外,最近又修建完成一座觀音閣,寺廟格局日益完整,此外,靈谷寺也積極與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臺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的佛教團體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千年古剎再度擔負起宏揚佛法的重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421124 的頭像
    e421124

    玩家阿賴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