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擁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常州,由於夾在鎮江與無錫兩大都市之間,千百年來鋒頭始終比不上鎮江、無錫,近年來,常州由於工業發達,迅速崛起,「從烏鴉變鳳凰」,儼然與鎮江、無錫成鼎足而三之勢,託常州興盛之賜,有「東南第一叢林」美譽的天寧寺,如今不但香火鼎盛,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大陸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寺院,千年古剎再度大放異彩。


唐永徽年間(西元六五零~六五五年),金陵(今南京)牛頭山高僧法融禪師前往常州、丹陽化緣時,看上常州環境清幽,在此興建簡單寺宇,這便是天寧寺的前身,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唐天復年間(西元九零一~九零四年),維亢法師將原來簡陋的十餘間寺院建築整修擴建,並命名為廣福寺,唐朝末年,改名為齊雲寺,北宋熙三年寧(西元一零七零年),神宗下詔在全國各州郡興建崇寧寺,齊雲寺改名為萬壽崇寧寺,北宋政和元年(西元一一一一年)首次以天寧寺命名,宋室南渡,天寧寺經過報恩廣孝寺、光孝寺、崇奉徽廟道場多次改名,直到元朝時,才恢復天寧寺名,並沿用至今。


創建千餘年來,天寧寺可謂歷經滄桑,五代十國、南宋末年、清咸豐年間,寺廟多次遭受戰火重創,幸而屢毀屢建,始終規模宏大,從明代徐問《重修天寧寺記》「天寧寺據三吳上游之勝,創巨觀傑構」,清代莊受祺《天寧寺重建禪堂記》「常州天寧寺…基廟百畝,殿高十仞,金碧莊嚴之相…玉樨藻井之觀、琳宮邃宇之勝,固已甲於吳會…」便可窺知一二。


   天寧寺現有建築為標準江南佛寺形式,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兩側有文殊甸、普賢殿、東西羅漢堂、觀音殿、地藏殿、禪堂、東西客堂、塵遠堂、齋堂、達摩隔、學戒堂…共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樓、四百七十九楹,所有建築清一色為磚木結構。


天寧寺緊鄰紅梅公園,佔地一百三十餘畝,山門位於常州鬧市解放西路,進入山門,第一進建築是重檐歇山頂結構,寬七楹、高 二十點零九公尺 的天王殿,面積為 七百九十平方公尺 ,天王殿的正脊(龍吻脊)兩端各有一條三十多塊大方磚雕刻拼湊的巨型蟠龍,第一出檐下的題額是趙樸初所題的「天王殿」,第二出檐下,則為清代書法家馮桂芬題的「不二法門」。天王殿正中佛龕為樓閣式木雕結構,放置在高一百六十五公分、寬 五公尺 的漢白玉須彌座上,佛龕中供奉彌勒佛,背後為護法韋馱,大殿兩旁神台高一點三公尺,樹立高 七點八公尺 ,雄偉壯觀的四大天王像。


與天王殿位在同一中軸線的大雄寶殿是天寧寺最壯觀的建築,以八根直徑 八十公分 、高約九丈的鐵梨木支撐,面闊 二十六點四公尺 、進深 二十八公尺 、高 二十五點八公尺 ,佔地面積達 一千零三十一平方公尺 的大雄寶殿也是重檐歇山頂,正脊兩端各有一條高 四點五公尺 ,彷如要飛向雲間的蟠龍,做工之精緻令人嘆為觀止。


大雄寶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旁是藥師佛及阿彌陀佛,每尊佛像高約 五公尺 ,加上 三點五公尺 高的漢白玉須彌座及 兩公尺 高的神台,高達 九公尺 ,為江南難得一見的巨型佛像,「三世佛」像後面是依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故事雕塑,大小共一百二十七尊塑像的「海島」,群像中心是赤腳站立在鰲魚頭上的觀世音菩薩,觀音左側是手捧寶珠的龍女、右側為合掌向觀音參拜的善財童子,「海島」上還有地藏王菩薩、托寶塔的李靖、持金剛杵的韋馱、持大刀的伽藍及小船、龍宮等,大殿東西兩側與一般寺廟不同,供奉娑羯龍王尊天、菩提樹神尊天、散脂大將尊天、鬼子聖母尊天、大德韋馱尊天、星宮月府尊天、雷神大將尊天、大辯才尊天、日宮太陽尊天、大梵王尊天、閻摩羅王尊天、摩醯首羅尊天、緊那羅王尊天、大功德尊天、訶利帝南尊天、堅牢地神尊天、金剛密尊天、大摩利支尊天、月宮太陽尊天、大帝釋尊天等二十尊護持佛教的天神。


大雄寶殿丹墀前正面矗立一座高 六點五公尺 的鐵鑄「萬年寶鼎」,寶鼎翹角龍頭檐下懸掛十八只「驚鳥鈴」,大殿東牆角有懸掛一口仿古大鐘,西牆角有一個直徑 一點八公尺 的大鼓,寶鼎、鐘、鼓雖然都是近代製造,但古意盎然,頗有可觀之處。


天寧寺寺志有「法會之盛聞於遐邇,莊嚴妙勝甲於東南」之說,我國佛教「四大道場」的象徵-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自不可少,天寧寺供奉四大菩薩的四殿,都是重檐硬山頂式建築,文殊騎青獅、觀音手持揚柳、淨瓶,普賢騎白象、地藏菩薩身披袈裟、頭戴毗盧帽,四尊塑像均高 兩公尺 。


大雄寶殿與天王殿中軸線兩側有兩座羅漢堂,清乾隆年間,天寧寺照雁蕩山的三百羅漢「依樣畫葫蘆」,塑造了三百尊彩像羅漢,人稱「花羅漢」,嘉慶年間,廟方又綜合其他寺廟的羅漢塑像特點,增塑成五百羅漢,這五百尊羅漢塑像,不幸毀於太平天國戰火,光緒年間,再度重塑五百羅漢像,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浩劫,五百羅漢也難逃一劫,全數被紅衛兵搗毀,直到一九八四年,為了拉攏海外佛教徒,大陸當局才依照嵌在大雄寶殿外側牆壁,清代嘉慶年間仿杭州淨慈寺拓片刻製的石刻五百羅漢像,重新塑造高約 一公尺 、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五百羅漢像。


除了中軸線主建築-大雄寶殿、天王殿及羅漢堂、觀音殿、普賢殿、地藏殿、文殊殿外,天寧寺還有玉佛殿、達摩閣、學戒堂…及規模頗大的放生池,前往天寧寺參訪者,最好細心品味,以免有遺珠之憾。


「月明清夜漾花神,如在瑤臺笑語真;滿地芳華都是畫,一天精彩自留人。」、「天寧上剎絕塵樓,一度登來一度留。水光月明神倚玉,竹風蕭爽氣橫秋。」從清康熙年間天寧寺住持紀蔭法師和明朝白昂的詩文,便可知當年天寧寺園林的盛況,遺憾的是寺內不少千年古木在文革期間遭到無情摧殘,如今雖已重新補種,但要恢復往日盛況,恐非一朝一夕能竟全功。


天寧寺原有清代嘉慶二十五年,陽湖知縣張作楠利用太陽投影來標明時刻、節氣的石製「測日景石」、「平面日晷」,這兩件我國古代傑出的天文觀測儀器,一樣逃不過紅衛兵的魔手,慘遭毀損,目前陳列在大雄寶殿丹墀前東西兩側的測日景石及平面日晷都是近年重新製作的新品,丹墀左右,還各有一座陀羅尼經幢及明、清兩朝的石碑。


隨著常州的崛起,天寧寺如今總算「否極泰來」,在歷經紅衛兵無情破壞之後,自一九八一年展開的天寧寺修復工程,在海外及港、澳僑胞紛紛捐款贊助的情況下,天寧寺已大致恢復舊觀,如今,多金的臺胞也加入整建行列,天寧寺恢復「東南第一叢林」的美譽,指日可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421124 的頭像
    e421124

    玩家阿賴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