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泰寧縣甘露寺素有「南方懸空寺」之稱,近年來,因泰寧躋身為世界地質公園,與山西渾源懸空寺南北齊名的甘露寺,水漲船高十分火紅,吸引不少觀光客造訪。
甘露寺始建於宋紹興十六年(西元1146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是泰寧狀元葉祖洽為母親還願所建,當年葉祖洽的母親到此地的送子觀音廟求子,在佛前發願道:「若能一舉得男,必定重修寺廟,岩洞有多大,廟就蓋多大。」後來果然得子,其後,葉祖洽長大成人後高中狀元,廣徵天下建築高手建廟還願。甘露岩寺岩穴高80多公尺,岩洞深和上部寬約有三十餘公尺,但下部只有十餘公尺寬,呈倒三角形,地勢十分險峻,遲遲無法動工。據說,有一位名叫周斫頭的工匠看見扛木頭的壯漢將一根又粗又直的大圓木,平穩地放在一個Y形鐵叉上,靈機一動,以「府上狀元姓葉,一木四橫,岩壁下窄上寬,像倒的『品』字,加起來意思就是當朝的一品官,故寺廟如此興建。」說服葉家。
甘露寺兩旁為丹霞地貌,左邊狀如鐘、右邊狀似鼓,兩者合稱為鐘鼓石,
而「甘露寺」所在的甘露岩,夾在其中,於是有「左鐘右鼓,廟(妙)在其中」的說法。寺宇建築分為「上殿」、「蜃閣」、「觀音閣」、「南安閣」等,鑲嵌在丹霞岩山之中,與山勢融合一體,全寺皆為木造,未用一根鐵釘,彼此栓接而成。
為適應特殊上寬下窄的洞穴結構,T型拱頭的設計,只用一根巨大的樑柱,撐起上方的建築,非常不可思議,重檐歇山式的屋簷飛翹,十分突出,是佛教建築的傑作。
甘露寺有「一洗二摸三抱四拜」的傳統習俗,大眾進寺前,不妨在寺前下方的淨手池洗手,而後摸摸在水池旁的四方竹,接著再抱支撐寺廟的「狀元柱」,最後到甘露寺拜佛祈願,傳說可心想事成,姑妄聽聽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