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條小巷的閩南式古宅中, 石雕 老師傅張再興一雙巧手,一釘一錘的雕鏤出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冷冷的花崗石經過張再興的精心雕琢,擁有了新生命。


現年五十六歲的張再興,自由便隨父親學習石雕,經過四十餘年的淬礪,張再興不但深得父親真傳,並且「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如今已成為金門地區石雕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老師傅。


張再興原來是從事墓碑雕刻,民國七十年開始,利用工作之餘,隨興雕刻一些佛像、小石龜、荷葉洗、小動物等作品,由於作品小巧玲瓏,令人愛不釋手,因此大多數作品都被親友索走,有些作品則被一些有心人收購珍藏。目前,由於其就讀師大藝術研究所長子張國英的勸說,張再興已不再出售其石雕作品。


最近,台北縣板橋市一所寺廟,風聞張再興大名,透過其長子,希望以優渥的待遇延請張再興為該寺雕刻大型觀音、善財童子、妙靈侍女等石雕,張再興已同意等其四子張國榮今年年底退伍後,父子聯手進行這項工作,屆時,老師傅的石雕作品將一一呈現國人眼前。


張再興石雕生涯最令他引以為傲的是金門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他表示,民國四十二年,他父親被選派擔任這項艱鉅工作時,他年僅二十歲,每天跟隨父親攜帶笨重的工具上山工作,費時四個多月,克服強勁的海風吹襲,及霧、雨的困擾,才完成每個字大約 兩公尺 大小、深 六公分 的「毋忘在莒」勒石。


張再興表示,從事石雕創作絕不能心浮氣躁,從選擇石材開始,便須具備精神、體力、智慧,尤其重要的是必須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浸淫石雕四十餘年的老師傅,不但在石雕界展現鬼斧神工的精湛手藝,也從石雕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觀。(1989.8.14民生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