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大陸地形主要可分成高山、平原、丘陵,除了長江三角洲、黃淮平原、松遼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山區面積約佔全國面積三分之二,高聳入雲的青康藏高原、山高谷深的雲南縱谷、雄偉險峻的喜馬拉雅山、山巒疊翠的嶺南丘陵、氣勢雄渾的黃土高原、林木蓊鬱的長白山…縱橫千里的山脈,將神州大地裝扮得氣象萬千。


    從相傳四千多年前的「禹封九山」,便可知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崇拜山岳的傳統,秦始皇至泰山封禪祭祀後,「泰山封禪」更成為是歷朝歷代的重要大典,時至今日,雖然名山峻嶺已失去昔日政治圖騰的意義,但卻有更多的文人、畫家、攝影家、探險家、登山客…甚至平民百姓投入群山的懷抱,「山水無恆主人,得閒便是主人」,千姿百態的山岳,成為大自然提供人民的最佳獻禮。


    「天下名山僧佔多」,除了觀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的道場--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九華山,佛教四大石窟--敦煌石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窟,大陸許多佛寺都位於著名的山岳,嵩山少林寺、香山碧雲寺、金山金山寺、蜀崗山大明寺、雞籠山雞鳴寺、棲霞山棲霞寺、焦山定惠寺、寶華山隆昌寺、鍾山靈谷寺…名山古剎相互輝映、相得益彰。


    北京西郊群山屬於太行山北段,從拒馬河到南口關溝這一段,由東北走向西南的群山,通稱為西山,最高峰為北京最西端的靈山,往東南次第降低,盧師山、翠微山、平坡山環抱的西山,海拔雖不高,但一年四季景觀絕佳,其間分佈長安寺、靈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龍泉庵、香界寺、寶珠洞、證果寺,八座佛寺加上名山勝景,博得「三山八剎十二景」美名,在大陸名山中,除了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九華山等佛教四大道場外,西山佛寺密度之高,鮮有能及者。


    位於翠微山腰,三山庵西北的大悲寺,為西山八大處的第四處佛寺,創建於元代,原名隱寂寺,明嘉靖二十九年(西元一五五零年),增建大悲閣,清康熙五十一年,改名為大悲寺,寺名沿用至今,乾隆年間,再度重修,並在寺內臺階側立有「大悲寺重修記」碑。


    大悲寺規模並不大,全寺只有三進建築,第一進建築為山門,單檐硬山頂、單座圓券洞,整座建築以古樸的灰磚砌成,與一般佛寺的紅牆不同,檐下鑲嵌有康熙御筆「敕建大悲寺」門額,雕工精緻的圓券洞門兩旁鑲嵌「法輪常轉」四個大字,山門兩旁各有一扇精雕細琢的雕花窗戶,別具韻味。山門殿後臺階西側,種植有竹身金黃色的黃皮剛竹,終年青翠,十分顯眼,竹林前有一塊石碑,碑文已散漫不清,不易辨識。石碑旁有一處「打錢眼」的水池,靠近黃皮剛竹一端的牆壁上,有個外圓內方、形似古錢的圖案,中間方孔掛一個小銅鈴,旁邊書有「鐘響兆福」,傳說只要投擲硬幣擊中銅鈴,便整年有福氣,從銅鈴下方滿地的硬幣,便可知民眾多麼熱衷「打錢眼」。


    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兩側為藥師佛、阿彌陀佛,兩廂的十八羅漢塑像,  傳說是元代著名雕塑家劉蘭以檀香末及香沙塑成,十八羅漢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是難得的精品。大殿後有兩株老銀杏,雖然樹齡高達八百餘年,但老當益壯,盛夏時節,枝繁葉茂,是遊客歇息、納涼的好所在。最後一進建築為大悲閣,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是大悲寺最古老的建築,殿內供奉觀世音菩薩。


    大悲寺掩映在茂密的松林間,寺外松林,有一座藏式喇嘛塔,雖然規模遠不如妙應寺及永安寺白塔,但塔座、須彌座、塔身覆缽體、「十三天」、華蓋一應俱全,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過大悲寺後,沿西北登山步道前行,不久可抵達西山八大處的第五處--龍泉庵,龍泉庵又名龍王堂,興建於清康熙十一年(西元一六七二年),寺宇建築依山勢興建,座西向東,龍王堂的規模不大,全寺僅有兩進院落,單檐硬山頂的山門十分迷你,與一般住家大門相差不多,毫不起眼,山門外不像一般佛寺擁有兩尊雄壯威武的鎮寺石獅,兩株百年老松取代石獅地位,倒是別有趣味。


    龍泉庵的主要建築為龍王堂,也是單檐硬山頂,堂前有兩株枝幹遒勁的老松,  堂中陳設簡單,供奉龍王塑像,龍王堂下方便是名氣響亮的「龍泉」,山泉出自寺後山壁岩縫,終年不息,泉水蜿蜒流經龍王堂前石階,經石雕龍頭注入方形水池,水池長寬各約四公尺,深約兩公尺,石砌護欄古樸有致。水池左側有一幢迷你建築「聽泉小榭」,走訪八大處之餘,在此休憩、品茗,遠眺西山迷人景致,堪稱人生一大樂事。


    號稱「太行龍脈西南來」的西山,既有風情萬千的自然景觀,又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前往北京旅遊,避開人潮洶湧的長城、故宮、頤和園、天壇…等熱門景點,抽空投入西山的懷抱,欣賞大自然奇景,走訪佛國古剎,保證滿載而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421124 的頭像
    e421124

    玩家阿賴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