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曼德勒,除了參訪佛寺、皇宮千萬不可錯過烏卞大橋(柚木大橋),不明究理的人一定會納悶「世界各地的橋多如牛毛,不過是座橋嘛,有啥了不起的?」。到曼德勒南方約11公里的阿瑪拉普拉(Amarapura)小鎮瞧瞧便知究竟。


 



 


 



 


 


    無論從長度、寬度、造型看,老實說烏卞大橋沒啥特色,但可別小看她了,烏卞大橋可是世界第一!1849年開始興建,1851年完工,全長約1200公尺,由1086根、直徑達40公分的實心珍貴柚木建造而成,每根長約五公尺的柚木樁打入地底達兩公尺,整座橋完全由木頭接榫,沒有動用到一根鐵釘。為減緩雨季時,洪水對柚木樁的巨大衝擊力,柚木大橋以之字形跨越湖上,設計者還細心的在橋面上和柚木樁旁留有小小的縫隙,防止橋面積水。精巧的設計,歷經一百五十多年悠悠湖水沖擊,烏卞大橋至今依然笑傲陶塔曼湖上。


 



 


    1846年,巴貢國王 (King Bagan) 承繼王位,邀請好友扁薩 (Bein Sak) 和烏卞 (U.Pein) 輔佐治理朝政。兩人鑑於當時居住在陶塔曼湖畔的百姓,來往湖兩岸只能靠船隻,十分不便。因此向巴貢王建言,拆除舊都英樺皇宮(Inwa  Palace)的柚木樑柱,在湖上搭建橋樑,以造福兩岸人民。經國王同意後,由烏卞監造大橋。當初這座橋原本是以湖為名,後人為紀念他,就改名為烏卞大橋。


 



 



 


    烏卞大橋有點像廣西三江地區侗族的風雨橋,橋面上建有七座涼亭,供往來行旅躲雨或臨時休憩用,由於是旅遊景點,涼亭內有販售刀片畫、土特產的小販。


 



 



 


橋中央附近有樓梯可走到橋下的沙洲,晨曦微明時分,湖中處處可見捕魚的景象,有些人划著小船撒網捕魚;有些則是直接走進水中釣魚,雖然捕獲的魚並不多,而且都很小,但天性樂觀的緬甸人卻個個臉上都露出燦爛、滿足的笑容。其實生活需要的並不多,我們何苦為追求物慾享受而終日孜孜矻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