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南竿服役的四百天,處處可見到「保密防諜」標語,但我卻始終無法體會前線戰地「保密防諜」的滴水不露!今年二度造訪馬祖,才知道當年國軍的保密工作的確到家。雖然官階只有少尉,好歹也是個官兒,在工兵群服役,也參與過坑道後勤運輸支援工程,還固定前往馬防部擔任戰情,我卻壓根兒不知道南竿有個北海坑道,連自己人都保密,果然防得徹底。


 



 


    1968年,馬祖防衛部司令雷開瑄中將基於戰略需要,展開「北海案 」作戰工程,分別在南竿、北竿、西莒(因地質關係開鑿失敗)與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碼頭,當年,馬祖防衛司令部動員兩個師、三個步兵營、一個工兵營和一個傾卸車連,編成三組,日夜不停趕工,由於設備不足,炸藥爆破堅硬的花崗岩後,只能靠官兵弟兄一畚箕一畚箕搬運廢棄石塊;一鎬一斧打造坑道。1977年我在南竿支援坑道工程,便有工兵營的士兵,因不堪工作艱辛而自殺,北海坑道施工時期更早,工程更艱鉅,官兵弟兄承受的壓力自然更大,工作意外及適應不良造成不少官兵犧牲寶貴生命。歷經八百二十個工作天完工的北海坑道,可說是國軍官兵鮮血與汗水打造出的結晶。


 



 



 



 


   南竿北海坑道位於鐵板(仁愛村)附近一處澳口,基於軍事需求,避免被敵均發現,外觀花崗岩山頭幾乎瞧不出有任何坑道的跡象,進入坑道,才發現整個坑道工程的雄偉壯觀。呈「井」字造型的坑道,高度為18公尺 、寬度10公尺 、步道全長700公尺 、水道640公尺 、漲潮時水位為8公尺 、退潮時為4公尺 ,坑道內部可以停泊120艘登陸小艇。


 



    坑道內部濕氣重,因此溫度也較低,我們在八月中旬近午時分進入坑道,從坑道外攝氏三十多度的高溫,進入溫度大約在25度左右的坑道,大夥精神為之一震。進坑道不遠兩旁有用途不明的長方形「石室」,北海坑道開放觀光後,其中有個石室改為蠟像室,放置當年施工官兵的蠟像,根據蠟像便可想見當年官兵弟兄構工的辛勞。


 



 


    為方便遊客參觀,北海坑道內已安裝燈光設備,但昏暗的燈光、凹凸不平的步道,加上步道頂端並不高,個子高些的人容易碰到頭,遊客需小心翼翼地前進。沿步道繞行一圈,目睹鬼斧神工的坑道,映照步道兩旁或湛藍或碧綠的海水,讓人彷彿進入魔宮,不可思議之感油然而生。


 



 


    北海坑道入口處有官兵弟兄施工的大型雕塑,還有兩日本昭和18年日本東吳海軍工廠造的高砲,多數遊客總會在此拍照留念。


 



 



 



※北海坑道在大潮的漲潮期間,由於海水淹沒步道,無法進入,因此參訪北海坑道須避過大潮的漲潮期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