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除了擁有景致幽美的湖光山色、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蹟;杭州更聚集了大量與佛教有關的寺廟建築與雕刻藝術,在比比皆是的佛寺中,歷史最悠久、名氣最響亮的,當推禪宗十大古剎之一的靈隱寺,「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松百丈蒼髯鬚,擾擾下笑柳與蒲。」,《宋.蘇東坡》;「曾過靈隱江邊寺,獨宿東樓看海門;湖色銀河鋪碧落,日光金柱出紅盆」《唐.楊巨沅》、「靈隱前,天竺後,鬼削神剜作岩岫,冷泉亭中一樽酒,一日可敵千年壽,清明後,上已前,千紅百紫爭妖妍。咚咚鼓聲鞠場邊,鞦韆一蹴如登仙。人生得意須年少,白髮龍鍾空自笑,君不見灞亭耐事故將軍,醉尉怒河如不聞。」《宋.陸游》…獲得歷代騷人墨客的青睞,靈隱寺自然身價百倍,香火之盛始終高居杭州諸寺之冠。


靈隱寺位於西湖西北的北高峰下、飛來峰前,東晉成帝咸和元年(西元三二六年),印度高僧慧理雲遊至此,見該處山奇水秀,讚嘆道:」此乃天竺國靈鷲峰一小嶺,不知何以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發心在此建寺並以靈隱為名,後人特在回龍橋畔興建一座七層石塔以紀念慧理大師。


隋仁壽二年(西元六零二年)隋文帝主張南北禪宗合一,並派遣僧人慧誕在靈隱寺前建神尼舍利塔,唐大歷六年(西元七七一年),由於寺宇建築毀屺,靈隱寺曾全面進行整修,唐武宗時,號稱「三武之難」的「會昌法難」,靈隱寺也難逃劫難,寺毀僧散,此後,靈隱寺雖經多次興修,但規模並不大。五代吳越王錢鏐篤信佛法,命高僧延壽大力擴建靈隱寺,當時寺廟建築共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僧舍一千兩百餘間及石塔、石經幢各兩座,錢鏐並賜名新靈隱寺,盛極一時,宋景德四年(西元一零零七年),改名為靈隱山景德寺,其後又曾改名景德靈隱寺、靈隱山崇恩顯親禪寺、雲林禪寺,寺名一改再改,賜予建築也一再遭受劫難,元順帝至正十九年毀於戰火、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毀於雷火,明思宗崇禎十三年、清嘉慶二十一年兩度毀於祝融,咸豐十年,靈隱寺再度毀於兵燹,宣統二年、民國六年、十九年相繼修復大雄寶殿、大悲閣、天王殿、翠微亭…等建築,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周恩來指示保護,一九六二年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靈隱寺僥倖逃過大劫,寺宇建築及佛像、文物安然無恙。


從西湖沿北山路轉靈隱路,「東南第一山」、「咫尺西天」,兩座宏偉的照壁巍然樹立在靈隱路口,由於靈隱寺如今已成為朝聖及觀光旅遊勝地,從照壁到靈隱寺的路旁,盡是販賣紀念品、香燭、飲料、食品…的攤販,慧理大師大概想不到千年之後,仙靈所隱之處,卻成為眾生紛擾的地方。


靈隱寺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及大雄寶殿,寺正中的天王殿,殿前有兩座北宋開寶二年所建的石經幢,左幢鐫刻大佛頂陀羅尼經,右幢刻有大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咒經,兩旁山門並列,殿上懸有清康熙帝御筆「雲林禪寺」匾額,這是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帝至靈隱寺時,引用杜甫「雲林得爾曹」詩句,將靈隱寺改名為雲林禪寺,但民間依然習慣使用千年歷史的老招牌-靈隱寺,天王殿正面供奉一尊已有兩百餘年歷史的彌勒佛坐像,佛像背面是南宋時,以整塊香樟木雕成的韋馱立像,兩旁則分列四大天王坐像。


大雄寶殿是我國著名的單層三重檐建築,高 三十三點六八公尺 ,面寬七間、進深四間,與天王殿在同一中軸線上,大殿內供奉一尊釋迦牟尼佛坐像,這尊唐代風風格造型的佛像,高 九點一公尺 ,由二十四塊香樟木雕成,頭部則為脫胎塑,佛像呈跌坐說法相,目光慈祥、嘴角微笑、右手上舉,左手扶膝,寶相莊嚴,背光高 十九點六公尺 ,中嵌彩畫貼金的七佛,貼金蓮座高一公尺,須彌座高 三點五公尺 、石台高 兩公尺 ,周圍有天王、力士祥龍、瑞獅浮雕。釋迦牟尼像後面的影壁,塑「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故事,正中塑像為觀音菩薩像,周圍則有一百餘尊姿態各異的大小佛像,大殿兩側為二十諸天及十二圓覺塑像。


大雄寶殿周圍古木參天,大悲閣、聯燈閣…亭台樓閣散佈,殿前有兩座北宋建隆元年(西元九六零年)時所建的八角九層石塔,石塔第三層書有「吳興廣濟普恩真身寶塔」,其餘各層都雕有神態各異的佛、菩薩浮雕,雕工細緻、線條流暢,如今石塔雖略有毀損,但仍不失原來風貌,是我國古石塔之佼佼者。


藥師殿位在大雄寶殿後方,一九九一年新修建,面寬七間、深三進,單層重檐歇山頂,殿中供奉藥師佛和十八夜叉。大雄寶殿西側為雲林藏室,珍藏有《大藏經》、鑲滿珍珠瑪瑙、翡翠寶石的宋朝臥佛、畫有彩色羅漢像的菩提葉和歷代佛教文物、經典,此外還有各國佛教界贈送的法器及禮品。


前往靈隱寺參訪,絕對不能錯過與靈隱寺隔溪相對的飛來峰,海拔僅 一百六十七公尺 的飛來峰,多洞壑峭壁,在峰頂伏犀泉和金光洞(一線天觀音洞)、玉乳洞 、龍泓洞、青林洞內外及沿溪的崖壁間,約有五代至元代的石窟造像四百七十餘尊,其中保存較完整的有三百三十五尊,是江南少有的石窟造像群,也是江南唯一擁有藏傳佛教雕像的地方,一九八二年,中共國務院將飛來峰造像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彌足珍貴。


飛來峰石窟造像中,雕刻時代最早的是五代後周廣順元年(西元九五一年),在青林洞右側岩壁上所雕的彌陀、觀音、大勢至三尊佛像,青林洞內則有佛教故事「盧舍那佛會」浮雕,整組佛像共十七尊,造型生動流暢,雕工精美,正中為盧舍那佛,舉臂張掌,盤坐在蓮花座上,左側騎獅者為文殊菩薩,右側騎象者為普賢菩薩,龕楣上並有兩尊飛天。


過春淙亭的宋代彌勒講經群像,主像彌勒佛,一手按布袋;一手持念珠,袒胸露腹、笑容滿面,是飛來峰最大的造像,圍繞彌勒佛旁的十八羅漢雕像,或憨厚純樸;或俊逸婉約,姿態生動、神韻自然,唯妙唯肖,由於彌勒佛十分討喜,不少遊客都會在此照相留念,當地一些「流動攝影戶」,為招徠生意,公然霸佔最佳取景地點,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反倒成為他們的「財神爺」。


飛來峰造像以元代造像最多,由於元人崇奉喇嘛教,因此藏傳佛教雕像甚多,無論題材之豐、規模之大,都是國內所罕見,在飛來峰諸多藏傳佛教雕像中,以「佛母准提像」最突出,三頭六臂的准提端坐喇嘛塔形佛龕中,兩側則是神態虔誠的供養人及雄壯威武的四大金剛,這些雕像的造型別具風格,與漢傳佛教雕像迥然不同,是研究元代佛教藝術的珍品。


「不知水從何處來,跳波赴壑如奔雷;無情有意兩莫測,肯向冷泉亭下相瀠洄。」、「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在山本清,源自山頭冷起;入世皆幻,峰從天外飛來。」蘇東坡的名句、董其昌的名聯及左宗棠的名對,使得飛來峰下的冷泉聞名遐邇,也使得冷泉成為「熱門景點」。「泉水澹無心,冷暖惟主人翁自覺;峰巒青不了,去來非佛弟子能言。」走訪靈隱寺、飛來峰者多如過江之鯽,但究竟有幾人參得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421124 的頭像
    e421124

    玩家阿賴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