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一切都靠SHOW的現代社會,任你是麗質天生的影星;好山好水的觀光區;美味可口的餐廳;皇家享受的旅館;滿腹經綸的作家;揮灑自如的藝術家…盡管條件一流,如果欠缺作秀功力,一切都是枉然!位於澎湖縣七美鄉東湖村頂隙北面海崖下的雙心石滬,得以在數百個石滬中快速竄紅,原因就是會秀!
石滬是澎湖群島先民巧手慧心,配合潮汐,在潮間間帶設計的傳統陷阱捕魚法,澎湖何時開始有石滬,至今沒有定論。根據鄉野調查,整個澎湖共有五百八十座石滬,其中號稱「澎湖石滬故鄉」的吉貝是排行榜冠軍,共有八十八個石滬。除澎湖外,日本、琉球群島及太平洋部分珊瑚礁群島,也有石滬的蹤影,但數量較少,根本無法與澎湖相比。
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滬主在潮間帶區域堆砌弧形石牆,構築滬堤、滬房、滬門、魚井等部份,漲潮時,海水淹覆石牆頂部,魚兒入滬,退潮時海水比滬牆低,魚群就被困在石滬內,石滬主人就可進入滬房內灑網抓魚。堆砌石滬工程十分浩大,除需動員不少人手,還得歷經數年或是數十年功夫才能完成,所以一般石滬大都是家族共同構築、享有。此外,構築石滬的技術困難,需要一塊塊石頭小心堆疊,只要技藝不精,擋不住海浪沖擊,石滬很快就會被海浪沖毀。由於珊瑚礁底棲魚類數量大幅減少,石滬已失去昔日功能,如今澎湖多數的石滬都已殘缺毀損,加上擁有整建石滬技術的人日漸凋零,除了少數供觀光用的石滬,澎湖石滬的數目逐年減少。
雙心石滬因為位於七美頂隙的位置,又稱頂隙滬,建造這個 石滬的 老師傅是吉貝人顏恭,1937年顏恭在七美打造這座石滬時,大概想不到「無心栽柳柳成蔭」,當時為了讓魚兒無法脫身設計的雙重石牆,幾十年後竟然成為澎湖的地標--雙心石滬。
七美雙心石滬之所以「紅不讓」,主因在於有個雙心造型,討喜的雙心造型,擄獲戀愛中情人的心,不但成為情人的最愛,也是攝影家鏡頭的焦點。澎湖縣政府為維護這隻金雞母,當然每年都得花上白花花的銀子撥款維修。
為了要全程欣賞雙心石滬,我們向旅館老板打聽退潮時間後,趕在清晨退潮前,騎機車到雙心石滬上方等待,由於多數遊客沒在七美過夜,早晨的雙心石滬只有少數遊客。「早起的鳥兒」果然欣賞到雙心石滬從被海水淹沒,到若隱若現,到浮出水面的過程。潮水退盡後,我們還沿著山坡的石板路走下雙心石滬,由於滬堤經海水浸溼,濕滑難行,且石滬適宜俯瞰,貼近石滬,除了感受石滬的壯觀外,投資報酬率太低。
七美的星沙十分有名,卻鮮少人知道雙心石滬的黑白沙,等阿賴心血來潮時,幫黑白沙編個浪漫故事,也許雙心石滬黑白沙就會爆紅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