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中國、埃及、巴比倫並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這個古老的國家,無論人種、地形、宗教、語言、音樂、藝術、生活方式無不多元、複雜,名列世界七大奇景的泰姬瑪哈陵(Taj Mahal)、雄偉壯觀的阿格拉堡(Agra Fort);有「粉紅城」美譽的皆浦爾(Jaipur)、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德里(Delhi)、浩浩蕩蕩的恆河、大街小巷的「聖牛」…印度的萬種風情令不少觀光客癡迷,但混亂無比的交通、惡劣的衛生條件、瞞天過海的騙術…也使印度旅遊充滿不確定,成為困難度頗高的旅遊地區,對自助旅行者更是一大挑戰。


    印度位於南亞,東北與中國大陸、尼泊爾、不丹交界,西北與巴基斯坦交壤,  東與緬甸、孟加拉為鄰,東南臨孟加拉灣、西南濱阿拉伯海,東南隔馬納爾灣、保克海峽與斯里蘭卡相對。全國分成德干高原與中央高原區、平原區及喜馬拉雅山區等三個自然地理區。


    西元一九四七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政府獨立以來,內憂外患層出不窮,一九四八年,有「印度國父」稱譽的甘地被狂熱宗教份子刺殺身亡,一九六二年與中國大陸在喜馬拉雅山區爆發邊境戰爭,一九六五年因喀什米爾問題與巴基斯坦發生戰爭,至今三十餘年,喀什米爾地區陷入長期的烽煙戰火,一九七二年、一九九零年至今,巴基斯坦與印度斷斷續續在喀什米爾展開多次激烈戰爭,去年又因核子試爆引發南亞危機,一心想成為第三世界盟主的印度,有些行徑實在讓人無法了解。


    印度人口高達十億,人口數僅次於中國大陸,名列世界第二,主要的種族有印歐族、雅利安族、蒙古族、矮黑人,主要語言有通行在印度西北與恆河平原的印歐語系、南印度各省通用的達羅毗荼語系、中部及東部高地使用的澳斯特羅--亞細亞語系及西藏--緬甸語系,各地方言則達兩百二十多種,主要信仰為印度教,也有佛教、回教、錫克教、祆教、耆那教、基督教、猶太教的信徒。


    德里、阿格拉、皆浦爾是印度蒙兀兒王朝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也是印度「旅遊黃金三角」,「在這片黃金三角地區,探險者開始他們奇幻的探索  旅程,因為這三地實在孕育了印度文化的精粹。德里,仿如一幅對比強烈的錦繡圖畫;阿格拉融合了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與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皆浦爾則充滿了繽紛的色彩」,誠如印度觀光旅遊中心宣傳摺頁的標語所言,德里、阿格拉、皆浦爾是前往印度旅遊,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


  由新德里、舊德里結合而成的德里,是座擁有三千年歷史的古城,也是現在印度的首都,歷經千年滄桑歲月,蒙兀兒皇帝沙賈漢(Shan Jahan)建造的舊德里,雖然紅堡(Red Fort)、普拉那圭拉古堡(Purana Qila)、伊爾杜德米什(Iltut


  amish)陵寢等不少建築,呈現破敗斑駁、老態龍鍾的現象,但古老的城堡、充滿神祕色彩的傳統市集、熙來攘往的人群、熱鬧吵雜的街道…走進舊德里,恍如走進中世紀的城鎮,在在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西元一九三一年興建完成的新德里,是英國殖民政府委託魯特言斯、貝克兩位建築師規劃,當年的總督官邸--拉什特拉帕提博哈旺(Rashtrapati Bhawan),如今成為印度總理官邸,附近的政府行政大樓、國會大廈、印度之門一路延伸至康諾特廣場(Connaught Place),林蔭大道夾雜著碧綠如茵的草地、氣派的別墅及現代的高樓大廈。走出中世紀的舊德里,再置身新德里,令人恍如走進時光隧道,不知到底是置身在古代或現代;讓人分不清是東方或是西方,德里是一個既令人迷惑又令人著迷的城市。


    德里東南方約一百九十公里的阿格拉,位於捷慕納河(River Jamuna)右岸,  對建築十分狂熱的蒙兀兒王朝,在曾經是王朝皇都的阿格拉留下許多驕傲世人的優美建築,其中最富盛名者當推泰姬瑪哈陵,沙賈漢王為紀念不幸於西元一六三零年去世的愛妻泰姬瑪哈,從巴基斯坦、伊朗、錫蘭(今斯里蘭卡)等地運來大量石材,動員一、二萬工匠,花費二十二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座有「大理石之夢」的曠世傑作。走訪泰姬瑪哈陵,除了觀賞主體建築外,高聳的正門、蒙兀兒式庭園設計及陵墓兩旁的清真寺,各有看頭,不能錯過。歷經三百餘年,沙賈漢王對愛妻的思念,依然令人低迴不已。


    與泰姬瑪哈陵並列阿格拉兩大建築的阿格拉堡,是阿克巴大帝(Emperor Akbar)於西元一五七三年興建完成的城堡,以硬質紅砂岩築成的城門、城牆氣勢雄渾,城堡四周則有護城河環繞。阿格拉堡內擁有公眾大廳(Diwan-i-Am)、克哈斯馬哈勒(Khas Mahal)、明珠清真寺等著名建築物,值得一親芳澤。距離阿格拉西南約三十五公里的法特普希克利(Fatehpur Sikri)廢城遺址,還保留有公眾大廳、天文台、迦密清真寺、華麗的寢宮等,是阿克巴透過建築與藝術手法,表達個人宇宙觀的實驗城市,頗有可觀之處。


    拉賈斯坦首邑皆浦爾是個色彩繽紛的城市,一百多年前,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夫婿親王前往皆浦爾訪問,殖民政府特別把市內所有建築物漆為粉紅色,皆浦爾因此博得「粉紅城」之名,城內最著名的建築是有「風之宮殿」之稱的哈瓦馬哈勒(Hawa Mahal),由九百五十三扇窗戶組合而成的高大牆面,原係設計供宮中婦女觀看「窗外」世界之用,如今則成為皆浦爾的地標。


    融合蒙兀兒及拉賈斯坦建築風格於一身的皇宮區(City Palace),如今部分  建築仍為蒙兀兒王朝皇族傑辛格(Jai Singh)家族官邸,部分建築改為博物館,  館內珍藏蒙兀兒時期的畫像、真蹟、手稿…,是認識蒙兀兒王朝歷史的好去處。      距離皆浦爾十一公里的琥珀皇宮(Amber Fort),曾經是印度皇宮,這座雄偉的皇宮由多個依山勢興建的宮殿組成,極為壯觀,遊客可花點錢騎大象代步,琥珀  皇宮處處都是令人心動的建築,其中最有名的「鏡宮」(Sheesh Mahal),四面牆  壁鑲嵌許多鏡面,點上燭火,經過鏡面反射會出現「萬花筒」的效果,十分罕見。


    印度雖然是個文明古國,但不少觀光旅遊業者「人心不古」,觀光客上當受騙可謂司空見慣,有心前往探訪印度的國人不可不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4211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